fbpx

「為什麼想生孩子?」身為父母的你想過這問題嗎?

「為什麼想生孩子?」昨晚我開口問了先生這個問題。不想生孩子的朋友們總是能不加思索地回答「為什麼不想生孩子?」的各種答案,但我「自己」卻從沒認真想過「為什麼想生孩子」。

 

為什麼不想生孩子?我身邊結了婚但雙方有共識不生孩子的朋友不在少數。他們的理由「喜歡自由」、「想好好享受人生」、「想要兩人世界好好相愛」、「不想被孩子綁住」、「養孩子很貴」⋯⋯等等,甚至有些朋友直接了當地說「我比較愛自己,不想為孩子犧牲」。這些理由或許會讓長輩覺得這些年輕人就是「不會想」、「自私」,但坦白說我個人其實是頗能理解的,有孩子後在生活上確實會有所「犧牲」,養孩子也確實得「花錢」,在無幫手的情況下確實也「沒了兩人外出約會」的時光。

 

傳統社會需要生很多孩子,或許和農業社會(小農經濟)需要人力有關,那現在呢?為什麼會想生孩子?有些觀念較傳統的人理由是「傳宗接代」,甚至有「沒生個兒子無法交代」的想法;一些沒有這些傳統觀念的朋友生孩子則是因為「長輩要求」、「喜歡小孩」;也有朋友是因為自己是單親家庭,渴望有一個「完整的家」⋯⋯等。我發現自己從沒認真想過「為什麼想生小孩?」,我只知道自己是個結婚後是會生孩子的人。生在台灣,大家應該理解、也習慣婚後被問何時要生小孩(我承認自己偶爾也會無意識地問其他結完婚的朋友何時計畫有小孩,我想許多人也是跟我一樣「習以為常」地發問或只是想隨便找個「話題」,並非真心要施予壓力,因此我對此問題雖感壓力但不至於太反感),加上從醫的公公以「醫學角度」建議女性於三十歲前受孕,認為這對媽媽和寶寶都最理想。於是婚後我跟著這「結婚後理當生小孩」的行程表,於結婚隔年懷孕,三十歲前生下艾寶−我們的第一個兒子。

 

有了第一個兒子後,我知道我一定得生第二個,因為一個孩子太「辛苦」了,他(她)有著全部人的關愛,同時也須獨立承擔著這些「關愛帶來的壓力」。家中獨子的朋友們別急著反駁,我更多的意思是當父母親需要關照時,這些獨子沒了兄弟姊妹能互相分擔與討論所帶來的壓力,無法像我此刻享有「互相理解的」妹妹們能「互相傾訴」的「好處」。是的,有兄弟姐妹也未必能兄友弟恭和和氣氣,但我願意「賭」上一把,之後再盡所能幫助其維繫手足情感,當然未來手足情感如何一切隨緣。關於這些「手足」的話題,或許將來能另外分享心得

 

這趟回台灣,在大妹的盛情邀約下看了改編自作家吳曉樂同名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電視劇,我不是什麼專業影評人,對拍片手法、技巧等都無法提供專業看法,但最近或許被「私人情緒」影響,不斷地回想到該劇中的片段畫面,《媽媽的遙控器》中被「掌控人生」的孩子;《必須過動》中那無助、急於滿足母親期待卻無法達到母親標準的孩子,最後甚至發現母親滿滿的「愛」,其實是對「母親自己」的愛(希望藉由孩子來成就自己的「地位」、完美自己的「形象」)⋯⋯等等 。心情沈重為了整理思緒而再去看了關於周慕姿的《情緒勒索》(「明明是最愛的家人、伴侶,與信任的朋友、同事, 但為什麼我們卻總是感到委屈、想逃?」)、陳鴻彬的《鋼索上的家庭》(「面對父母,為什麼只要靠近他們一點,就傷痕累累;疏遠一點時,卻又歉疚糾結?」)等相關文章。我開始反省為人母的自己,發現自己對孩子也常成為自己所痛恨的「情緒勒所者」,對孩子說出「你這樣做讓媽媽很傷心」、「看到你這樣做媽媽很失望」類似的話,天啊!「失望」是個多重的詞彙,一定要在自己也被如此「傷害」時才知道這話傷人多重。這兩天我開始練習對孩子說出的每句話都必須是針對「行為」、「事件」,而不帶入這些情緒勒索字眼(關於「情緒勒索」這話題的感觸與教養心得內容篇幅過大,只能有機會再另文分享)。

 

或許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電視劇及近來感受到「情緒勒索」帶來的衝擊,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想要有孩子這個問題,甚至好奇他人為什麼想生孩子而上網 google 其他人想法。有些人的理由如我文章稍早提到朋友想要有孩子的理由相符,但也有人的理由是希望孩子們能完成自己人生中的遺憾(例如父母自己想當醫生、律師但做不到,希望孩子們能做到之類)。那我的理由是什麼?我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我想要孩子的原因除了這完整了我認知中的家(換句話說,這是我心中「完整的家」),更多的理由是在我生了孩子才「找到的」−孩子讓我真正體會到、且感受到什麼是「無私的愛」(註1);從孩子身上看到我們夫妻的「影子」(基因),對我而言這象徵著「愛的延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孩子讓我們成長。是的,我從沒想過毫無耐心、脾氣暴躁如我,有天能甘願放棄一切在家和「永無止盡的哭鬧聲」相處;也因為孩子們讓我發現原來我對「教養」、「教育」的課題,以及「寫作」是如此有興趣(在此真心感謝所有喜歡我文章以及曾公開或私訊鼓勵我的讀者,因為你們不吝嗇的鼓勵我才能有勇氣繼續分享),我這輩子都在為了滿足父母親的期待(北一女、讀法律、考律師)而生活著,而在家顧孩子這看似苦差事卻讓我有「正當理由」能好好放空做自己喜歡的事。

 

昨晚我開口問了先生「為什麼想生孩子?」這個問題。身邊親近的朋友都知道我先生一直想生第三胎,也同時知道我生完二寶後早已下定決心「封肚」。我決定封肚的理由不加思索就能回答:兩個孩子已能互相陪伴(和我先前提到關於獨生子女的問題相互應);兩個孩子的經濟負擔對我們這在美生活的單薪家庭也已夠大。有在follow我臉書分享的朋友們大概也知道孩子爸對孩子們並不算有耐心,而我則是為了先生和孩子放棄工作,接受在家一打二的疲累生活,因此我認為無需、也無法再負荷第三個孩子。但這趟回台後有感,加上孩子爸這兩週性情大變(關於禪修/學佛帶來的轉變,因為不知道能持續多久,只能之後有緣再分享XD),讓我「考慮」重開這已關起的(生育)大門(註2),但再重開大門前還是想搞清楚他「為什麼想再生孩子」。先生回答因為他「喜歡小孩」,我驚訝!「難道你喜歡這些哭聲?你忘了當初生完弟弟的那三個月我們是如何地爭吵、崩潰?你還說出『早知道就不要生!』、『把小孩塞回去』這些話。」我問。先生接著說:「養小孩很累,我也是人,會不爽,但更多的是『滿足』。當初因為即將(從西北大學)畢業,有找工作的壓力,加上(寶弟每天半夜哭)都睡不飽,我說的都是氣話。」「那現在我們在美國身份一樣不穩定,一樣會有壓力,也已經有了兩個孩子,難道再生一個不會有更大壓力嗎?難道你願意犧牲現有生活品質再生一個孩子嗎?為什麼已經有兩個孩子了還想再有第三個?」我問。

 

喜歡小孩這理由先生早已說過,已有兩個小孩這「喜歡小孩」的理由也已無法說服我。「我一直想有三個孩子,認為三個孩子最剛好,我家有三個孩子(他和弟弟、妹妹),你家也有三個孩子(我和兩個妹妹);而且我覺得每個孩子都代表著一個『新生命』、『新希望』。」他停頓一下接著說:「而且我也想試試第三個會不會是女兒。」「但第三胎也有可能是兒子啊!」「如果是這漾我也會愛他,就算不是女兒也不會遺憾。三個孩子是我的夢想,我們剛認識的時候我就說過了。」

 

的,當初交往(有興趣看我們如何認識的可以參考這篇《每一個「遇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緣份》)時他的確說過他想有三個孩子;生孩子的痛我是能忍受的(我前兩胎都是沒有打無痛分娩也無任何慘叫聲「平靜」的生產),唯二讓我覺得兩胎就夠了的原因是先生之前在孩子教養上並無太多「耐心」以及我們「外國人身份」的單薪生活要負擔兩個孩子在美生活及教育(分享我們為什麼讓孩子去上蒙特梭利學校)實在無法負荷。關於先生耐心的部分,在他這些「禪修」日子中確實改善不少,而第二個關於生活費的部分,昨天早上發生的小插曲實在必須分享與紀錄:

  • 昨天早上我和先生在廚房準備早餐時,因為這兩天一直在思考「親子問題」、「情緒勒索」以及文章上述所有問題,我語重心長地和先生說:「你知道我多希望我們有能力在孩子們 preschool 和小學都送去蒙特梭利學校,但如果真的要生第三胎,經濟上的考量,小學也只能送孩子們去 public school。」。我們家廚房和客廳隔著餐桌(餐廳),是稍微有點距離的,我和先生交談的音量並不是特別大聲,沒想到在客廳看似玩樂高非常專注的艾寶突然冒出一句「或是可以去你們之前說過的『不用錢的學校』」。我聽到大驚,忍不住落淚跑去客廳「抱緊處理」,我沒意識到在玩樂高的他有張開耳朵地在聽我和先生的對話,也從來沒跟他說過什麼「不用錢的學校」,他只能是聽我先前和朋友們聊到教養話題時提到「(在美國)大部分人會送孩子們去公校,公校好壞依學區劃分,因為美國房屋稅很貴,『相當於繳學費』,因此公校不用錢」。我落淚的原因是他才四歲卻如此「貼心」,更多的原因是我在過去回台這段日子「為了管教孩子給他人看」而對這「心思細膩」的孩子說出許多「情緒勒索」的話語,我只希望他這「超強記憶力」的孩子能選擇性遺忘我曾對他說過的「傷害性」言語。

四歲孩子都願意和家人「共體時艱」,先生又已有如此大的改變,我似乎也沒理由再害怕過什麼「苦日子」,畢竟「我們一家四口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並不是說我們真的會生第三胎,但這是我在生完兩胎後,終於好好思考我「為什麼要生孩子」以及了解「先生為什麼想要生孩子」。僅以此文紀錄此刻心情,提醒自己莫忘初衷——記得孩子對我們「無私的愛」、夫妻間「愛的延續」、感謝孩子們使我們成長,以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情緒勒索這些「新生命」、「新希望」

 

註1:艾寶雖然是兒子(一般人都說女兒比較貼心),他卻讓我體會到什麼是「毫無保留的愛」。能有一個人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看著你,一天當中能數次無理由地想抱著你、跟你說聲「我愛你」,眼神中充滿了「愛」,而他「不求任何回報」,只要你一個笑容、一個擁抱就能滿足,這大概是這世上最愛我的人無疑。

註2:重開大門不代表決定要生第三胎,且要生孩子也不是想生就能馬上懷孕。這僅表示考慮給予「順其自然」的機會。

 

– Irene

Aug 26, 2018

You Might Also Like

  • 覺醒父母 - 面對、接受、感恩 - iRene's Notes
    December 21, 2023 at 1:36 am

    […] 「為什麼想生孩子?」身為父母的你想過這問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