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婚姻關係如此,親子關係更是

今年七月我們一家四口回台灣過暑假,關於回台感想,有興趣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海外遊子回鄉記》。該文章中有提到原本對孩子們極無耐心的先生竟然「態度大轉變」,目前我和孩子們已回美和孩子爸相聚三週半,孩子爸還未對孩子動怒過。或許「爸爸對孩子有耐心」對許多家庭而言都是很「正常」的事,但這對我們家而言倒是滿不可思議,讓我先倒帶說明故事原委。

 

我和先生的脾氣都不算好,對我而言,孩子們是我心中的第一順位,因此我把耐性全給了他們,對先生就常不耐煩、發脾氣;而我先生則認為太太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的!一方面我的確也該覺得開心),他認為太太才是和他共度一生的人,而孩子們長大後都會有自已的家庭。大概是因為他把耐性都給了太太,對小孩自然常失去耐心,尤其面對小孩哭鬧更是容易生氣、發飆。於是之前我們家的相處模式大概就是:先生對小孩發飆,太太心疼小孩而對先生發飆,如此循環著。之前我也常苦口婆心地告訴先生,如果他對小孩好一點、多一點耐心,我自然會對他更「溫柔」,夫妻之間衝突減少,感情也會更好。但說歸說,要做到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

 

周遭「家有孩子」的朋友中,我先生花在家庭的時間算是不少的。身邊的朋友常跟我說(相較於其他先生們)我先生已經算是非常「顧家」的,下班回家後會洗碗、整理廚房、倒垃圾,幫小孩洗澡、唸故事,週末會早起準備孩子們早餐讓太太補眠,也會去買菜、一起打掃家裡等等。這些我都知道,但明明幫忙做家事和陪伴孩子是「好事」,他卻常邊做邊抱怨,或邊做邊動怒,讓一件好事成了「煩人的事」。像是先生幫孩子洗澡洗到一半,先是傳出罵人的聲音,接著是孩子哭喊媽媽的聲音,這讓原本幫太太分擔壓力的美意全消失,換來的是夫妻兩人的不開心。今年七月回台,先生僅待一個多禮拜隨即回美國,我和孩子們則是繼續待滿五週,才由我妹妹陪著一起帶孩子回美國。回美國後的第一週某天傍晚,樓上廁所傳來兩個孩子哭鬧的聲音,在樓下的我和妹妹相視苦笑,但決定按兵不動,等到父子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時再上樓調停。沒想到十幾分鐘過去,都沒聽到先生罵人的聲音,反倒孩子們哭聲終止,接著看見洗完澡開心下樓的兩兄弟。我和妹妹有默契地互看一眼,兩人對此結果都感到驚訝。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原本愛抱怨又對孩子無耐心的先生有如此大的轉變呢?在台灣時,我和先生因緣際會到了農禪寺一趟,這是我們第一次造訪農禪寺,雖然這是推廣佛教文化的場所,但有別於以往我們對傳統寺廟的認識,農禪寺整個環境是非常寧靜、清幽,甚至天主教家庭長大的先生說他很喜歡這禪風的環境。快速辦完長輩交辦的事準備離開前,先生看到廣場另一側的書店,問我要不要去逛逛。我大驚,其實我早有瞄到遠方有個小平房書店,但想說非佛教徒的先生不會對佛書有興趣,因此並未提議。此刻先生主動提議,從小就愛拜拜、家中有個大佛堂的我當然沒有理由拒絕,逛了一趟書店,買了幾本聖嚴法師(註1)的書,沒想到這一趟書店之旅讓我和先生最近的生活有了些改變。

 

提前回美國的先生有四週「偽單身」的日子,多出太多空閒時間讓他有空翻了一下這趟買的幾本佛書,沒想到越看越有興趣,甚至急著越洋和我分享佛法當中的「空性」和量子力學中用以解釋宇宙的概念是如何相互應。我當然是聽得一頭霧水,迫切地想讀這些我聽不懂、卻引起他如此大興趣的書。我的祖父母算是虔誠的佛教徒,由於父母親孝順,即使父親有兄有弟,還是堅持接祖父母同住以盡孝道。從小與祖父母同住,耳濡目染之下我對這些佛教的「習俗」還算稍有了解,也一直「自詡」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但看書後才發現我對佛教的了解,充其量只和大部分人一樣止於「民間信仰」的層次−民間信仰的特質即是「只要信神、求神,便能獲得幫助、救濟,也便能逢凶化吉」,「只要信,即能得救」,而從未深入了解佛法的精義、提升自我心靈及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我問先生是什麼讓他現在能忍受哭聲,並且能不情緒失控。他半開玩笑地回答他正在修行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註2),「只以耳朵傾聽,心中不昇起任何情緒,無論是痛苦、憂愁或興奮、激動」,因此他把小孩的哭聲當作「修行的練習」,不讓它影響自己的情緒。姑且不論這些太深奧的法門,這篇文章用意也不是在「傳教」,但聖嚴法師書中倒是有句話讓我非常有感,很想與人分享—經書中「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這在育兒的角度也是非常貼切—因為孩子做錯事而動怒,只會讓孩子因害怕而妥協,除了錯過矯正孩子錯誤的最佳時機外,更破壞親子感情及增加親子間溝通障礙。我問先生最近不罵孩子,有覺得孩子更會哭鬧嗎?他說沒有。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哭鬧還是時常有的,但相較之前用生氣罵人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並沒有「變本加厲」。父母「情緒上的控制」孩子當然也感覺得到的,我問艾寶最近有沒有覺得爸爸媽媽變溫柔,他點頭。我接著告訴他,「為了讓家裡天天都是開心的氣氛,爸爸媽媽正在學習『控制情緒』不要生氣,如果你也能學會『控制情緒』不要哭鬧,那我們一家人一定能每天都開開心心的。」艾寶點點頭說他下次會學著忍住不鬧(註3)。

 

最近這幾週,我和先生因為開始於生活中「修行」,除了情緒控制外,先生對孩子越來越有耐性,也慢慢減少邊做事邊抱怨的習慣,我也因為他的改變而更能控制情緒及體貼他的辛苦。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是很重要的,這篇文章用意也不是為了「傳教」,只是這暑假因緣際會讓我們夫妻倆接觸到這些書,有了相同的體悟、共同的信念,生活及心靈上有了好的改變,因此想記錄下來,也分享給有緣人。不論將來學佛與否,希望我們夫妻倆都能記得這些「善觀念」,在動怒時能互相提醒,一起成長。

 

☞ 繼續看「我們的故事」☞  每一個「遇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緣份

 

註1:先生會對聖嚴法師的書有興趣,原因之一是聖嚴法師是位留日的文學博士,不論哪一個宗教,神職人員有如此高的學歷畢竟是少數,因此對他的佛學思想感興趣。

註2:「《楞嚴經》中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重點在「『破執』—契入空性,破除生命萬相的執著,而自在解脫於一切情境中。」(摘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註3:我常跟孩子說「哭可以,但要會控制。傷心、難過當然都可以哭,但「不會控制的哭」或是「故意哭」就是鬧,鬧就不可以。

 

– Irene

September 4

You Might Also Like